纪程宏:以病人为本,让病人满意
更新时间:2016-08-08 09:00:23 作者:曾昊然 查看:318
名医名片
纪程宏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(现复旦大学医学院),厦门市海沧医院普外科主任、主任医师,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组委员,福建省外科学会胃肠及肝胆胰脾学组委员,厦门市外科学会常委,厦门市肠内外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,具有扎实的外科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,在运用腹腔镜对多种腹腔疾病进行诊断、手术、治疗上有很高的造诣,擅长于对胃肠、肝、胆、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。
纪程宏走进厦门市海沧医院普外科,每碰到一位病人,他都要停下来询问、嘱咐。长廊的尽头,就是纪程宏的办公室。这是科室里最热闹的地方,因为纪程宏会在这里接待患者或家属,进行术前谈话或解释病情。经年累月,不少病人成了纪程宏的朋友。
[从医之路]
熬夜写病历,家近都少回
纪程宏出生于医生世家,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医生。小时候,看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,纪程宏就明白,医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,肩负着很大的责任。“有时候半夜两三点,父亲还会被叫回医院看急诊。”他回忆,“父亲每次把病人治好之后,都很高兴,很有成就感。”
上高中时,纪程宏选择的是理科,他一直很喜欢数学,还获得过全市的高中数学竞赛三等奖。高考填志愿时,他在数控和医学两个专业中纠结。最终,他听从了家人的建议,报考了医学。那一届,上海第一医学院在厦门只招收5个人,纪程宏成为其中之一开始了求医之路。
1984年,纪程宏毕业。他放弃了留校的机会回了厦门,一进医院就很抢手。很快,他就进入普外科工作。
刚开始工作的几年,纪程宏白天在医院里值班,晚上就回集体宿舍写病历。由于医院人少,整个大外科的病历都要他们写。多的时候,他一晚上要写20-30份病历,常常要写到深夜。他的家就在轮渡,与鼓浪屿仅一水一隔但他却很少回家。
[医者故事]
医院第一批“创业者”
1998年,鼓浪屿医疗资源整合搬迁至海沧,纪程宏作为第一批“创业者”来到这里,承担起了发展壮大普外科的重任。
这家医院早在1994年就率先在闽西南地区开展了腹腔镜手术,但是,搬到海沧后,当地老百姓短时间内并不了解医院的医疗水平,来这里看病的人并不多。看到这样的景象,纪程宏意识到,自己的工作还要做得更扎实、更细致。他下定决心,要用自己的实力和诚意,让当地居民改变印象。
一次,医院里来了一个女患者,是海沧本地人。因为医院离家里近,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让儿子带她来看病。检查后发现,患者有胆道结石。纪程宏告诉她儿子,这个情况,不用开刀,只要做个腹腔镜微创手术就可以取出病人身体里的结石。她儿子不太相信,反复问:“这个病真的可以这样治吗?你们医院行不行啊?你们真的会做这么厉害的手术吗?”面对疑虑重重的患者家属,纪程宏并不介意,一次次地解释,通过打比方甚至画图纸,最后让这位患者的儿子放下心来。
这是海沧医院做的第一例腹腔镜手术,患者恢复良好。这一次手术也让纪程宏和患者的儿子成了铁杆老友,多年以来,这家人无论什么病,都要来找纪程宏。
2003年,全国的“外科周”在厦门召开,全国2000多名专家医生参加。在会议上,会展中心转播了海沧医院6台腹腔手术同时进行的画面,获得了全国各地医生的交口称赞。这之后,抱着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精”的想法,纪程宏带领普外科步入发展“快车道”,复杂性胆囊结石(有腹部外科手术史等)的微创治疗、单次腹腔镜的多脏器联合手术等一系列技术均成熟开展。
[科室建设]
科室将进行专业化细分
从医32年,纪程宏一直秉承着“以病人为本,尽量做到让病人满意”的理念行医。他说,“满意”是个很简单的词,但要真正做到让患者对求诊过程满意、对入院过程满意、对手术满意、对术后恢复满意,还需下很大的功夫。
正是在他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下,海沧医院普外科获得了跨越式发展。现在,普外科共有18位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生。纪程宏经常教育年轻医生不仅要有高学历、高技术,更要有人情味,对病人要有责任心。他要求医护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,查病房、为手术做准备。德技兼备,纪程宏成为很多病人心目中真正的好医生。出院后的患者常常向亲戚朋友介绍他,很多闽西南地区的患者都慕名而来,甚至还有江西的病人特意专车前来海沧医院看病。
普外科目前共有45张床位,但床位数经常“叫急”,这让纪程宏感到烦恼。不过科室很快就可以搬入新大楼,将拥有2层病房,病床也会增加到100张。目前科室已有4个专业组:胃肠组、肝胆组、甲状腺疝气组、肛肠组,在搬入新病区后会进行更加专业化地细分,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化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