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医院文章 >> 冬季进补,你补对了吗?

冬季进补,你补对了吗?

更新时间:2015-12-15 15:22:34 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 查看:602
  俗话说:冬季进补,来春打虎。立冬进补,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,特别是在闽南地区,更是深入人心,家家用鸡鸭煮成药膳,或把西洋参和高丽参切片炖排骨,一锅好汤全家齐补。对此,厦门市海沧医院中医科主任叶妙琛建议,立冬开始适当进补,能为冬季的来临奠定物质基础,对恢复体力、提高抗病能力、减轻宿疾都有重要的意义。但进补要讲科学,否则很容易步入误区。

       日前,海沧医院中医科就来了一位范女士。她从入秋以来,就隔三差五地把家里屯着的人参、鹿茸拿出来炖汤,给家里人补身子。没想到喝了一段时间,家里人都没事,就她出现头晕、头胀、口干、口舌生疮、便秘等症状,最近更是长了疱疹。

       叶妙琛主任仔细地为范女士检查过后,指出病因就是那些“补汤”。原来,范女士是阴虚体质,应多吃一些滋阴养肾的食物,才能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,突然吃了那么多温热补品,身体承受不了,便出现口舌生疮等症状。那么冬补进补,到底要怎么补呢?

一、缺啥补啥,按需进补

叶妙琛介绍,中医的治疗原则是“虚则补之”,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。而虚病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阴虚者要滋阴,阳虚者要温阳,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强身。如果阴虚体质者,误用温燥食物进补,则会加重阳热升火,出现咽干、齿痛、牙龈出血、便秘等症状。如果阳虚偏寒体质,滥用清补食物进补,反而使体寒更甚,从而出现腹泻 、腹痛等症状。

因此,进补前一定要分清楚自己的体质,也可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哪一类虚证,再选择相应的补药,使补得其所,补而受益。

二、药补不如食补

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无益,因此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 叶妙琛主任建议,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,如萝卜可清热消食、顺气宽胸;山药能补脾胃,莲子能安神、益气、补虚,还有日常食用的胡桃、芝麻、花生、红枣、扁豆等也是进补的佳品。同时,现在正是秋冬换季时节,空气中水分含量极少,很容易口干舌燥,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尤其是梨、荸荠等有生津作用的食物。

三、立冬进补,需循序渐进

叶妙琛主任指出,现在是立冬,才刚步入冬季,进补要循序渐进,饮食有节,让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。立冬的饮食仍以养肺滋阴为主,以温润为原则。随着气温渐渐走低,食物的温度要把握好,少吃生冷食物。等到冬至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冬,便可以适当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,比如牛肉、羊肉、鸡肉等,并适当搭配蔬菜以达到中和的目的。比如,牛羊肉属于温性食物,可以适当搭配白萝卜,萝卜味性平偏凉,与牛羊肉正好凉热搭配,平衡进补。

最后,叶妙琛主任提醒,冬季进补的对象应为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;劳累过度,亚健康状态的人;久病、产后、术后或大病初愈等这样的群体。年轻体壮无病之人,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者,则无需特别进补。若因盲目进补导致身体出现各种腹泻、口舌生疮、痤疮、疱疹等不适,需马上停止进补,并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冬季养生食谱,健康吃出来

一、山药枸杞老鸭汤

功效:驱寒补气,滋阴养胃。

食材:枸杞子10克,山药300克,老鸭1只,葱姜、味精、盐、料酒适量

  做法:

  1、鸭子洗净,放沸水里汆烫一会儿,山药去皮洗净切菱块,枸杞子用开水泡开;

  2、砂锅倒入清水、料酒、葱姜,鸭子也放进去,武火煮沸,加入枸杞和山药,然后用小火煲到鸭肉熟烂,最后加盐、味精即可。

二、黄芪党参乌鸡汤
功效:补气益气,滋阴补肾

食材:乌鸡半只,黄芪10克,党参10克,大枣6颗,食盐、水适量。
 

做法:
    1、将乌鸡洗净后斩块,黄芪、党参洗净后备用,大枣洗净后挖开去核备用;
    2、将食材全部放入炖锅中,加水至完全淹没食材,开中火隔水炖一个半小时后,取出加少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食用。

三、当归生姜羊肉汤

功效:补血调经,散寒止痛。

食材:当归30g,生姜60g,羊肉500g

做法:

  1、将当归、生姜洗净,切片;

2、羊肉剔去筋膜,置沸水锅中稍烫,盛出晾凉,切块;

  3、将羊肉条块及生姜、当归放入洗净的砂锅中,加入清水适量,用武火煮沸,除去浮沫,改用文火炖至熟烂。

0.0670s